最近,第39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公布了終審獲獎名單,有人發現某些中小學生的獲獎作品過于專業,感覺不像是自己做的。有人說:蒙特卡洛算法,這不是我當年考博的題目嗎?還有人說:AR、大模型,看來我們還沒畢業就要失業了。
大家并不是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天才,而是擔心天才的背后另有其人。前段時間,北京郵電大學那名被學生聯名舉報的導師鄭某,就被指“要求學生幫自己上初中的女兒參加創新比賽”。這場鬧劇還有個“歐·亨利式”的結局——比賽最后竟然沒拿獎,氣得鄭老師破口大罵:“連初中的事情都做不好!”要知道,北郵可是貨真價實的211,連211的碩士都搞不定一個中小學生比賽,這比賽的水是有多深??!
都說“結果不重要,參與的過程最重要”,但如果武俠小說里的配角龍套們,都提前拿到了自己被主角一劍擊殺的劇本,他們還會千里迢迢來參加武林大會嗎?